近期,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、IMF前副总裁朱民发表演讲,就AI和5G对未来行业发展的影响畅谈看法。朱民认为:“未来10年中国宏观经济根本的变化,并不在于经济增长是几点几、高零点几个百分点或低零点几个百分点,而在于结构性的变化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产业结构调整和智能经济的到来将成为未来10年主导中国经济的重要主题。”
以下为朱民演讲精编:
我想如果看未来10年,中国最大的宏观经济,其实并不在于我们的经济增长多少,提高零点几个百分点或者降低零点几个百分点,而是在于结构性变化。在未来的10年,我们将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,这是又一次重要的征程和飞跃。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。所以在这个时点,我想和大家汇报的是对中国经济从中等收入走向高收入阶段的展望,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智能经济的到来,我觉得这是未来10年主导中国经济最主要的主题。
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发展确实非常令人振奋,我们的GDP从1978年的人均178美元走到今天已接近人均1万美元,40年走过如此的历程,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人类奇迹,所以这是了不起的。但改革开放40年来,我们的人均GDP这么迅猛上升的同时,也应看到我们的经济增速从百分之二三十逐渐下降,现在变成了百分之六以上。对于这个数字有很多争议,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究竟会怎样?在我看来,这个问题不重要,所有的历史经验、国际经验都表明,当一国经济走到如此规模,在40年的高速增长后,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。我们追求的是增长的质量,不是增长的速度。因此,在这个时点,关键的不是速度,是我们怎么走向高收入增长阶段。
从世界经验来看,人均GDP从3000美金走到10000美金这个阶段,通常要走16-18年,中国和世界的趋势一致。但是走到今天近10000美元这个点上,有两个路径可以选择或者会可能发生:如果经济继续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阶段,就会进入高收入国家群体,这或许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发生;如果我们停留在人均GDP近10000美元这个中等水平,那就是另一种情况,此前巴西等国家有过类似情形。
未来10年对中国经济、对世界经济格外重要。怎么跨越?这里有无数的原因和要素。但是如果把所有要素放在一起,我们发现最为关键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。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过程都是农业的GDP比重逐渐下降,工业从很低的比重逐渐上升,只有服务业是不断上升。全世界很多国家在过去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都遵循了这个规律,中国应该也没有例外。
2013年中国首次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工业的比重,6年后的今天,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为52%。在未来10年,中国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还会不断上升,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的GDP。但是我们用大量的数据分析,发现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服务业的130%,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,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上升很快。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上升很快是好事,但是因为服务业的比重在上升,工业的比重在下降,如果这个趋势不变,意味着我们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服务业,就丢掉0.3个百分点的劳动生产率。如果这个结构和趋势不改变,就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。从世界经验来看,现在中国需要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,把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提上去。
如果把劳动生产率进一步细化,分成市场化和非市场化。市场化的比如零售商业,非市场化比如教育、医疗等等。大量的数据表明,市场化的中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还是很快的,落在后面的是非市场化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。这样的情况下,我们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,把非市场化的服务业打开,因为服务业增加劳动生产率最根本的道路是国际竞争,通过竞争来提升劳动生产率。
因此我国宣布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措施,包括金融、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互联网、商贸、物流等领域都有开放政策,这是一次力度空前的改革开放,关键是引入国际竞争,提高劳动生产率。但我们必须“两条腿”走路。第一条是引入国际竞争,第二条腿是引进科技,因为服务业是未来科技产业特别是人工智能和5G应用最为宽广的领域之一。我们国家先后制定了三个人工智能发展战略,把人工智能战略提高到国家的战略高度。下一步中国要做的就是加快5G的布阵,这是一个核心竞争力。
5G最大的应用是物联网。所以今年以来,我们大规模地推进物联网政策,我们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连续提出物联网,通过物联网把实体经济科技化连起来。这是一个了不得的场景。在这个情况下,一系列的技术得以开放,我们第一次进入了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融合。这个世界和以前所有的科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,一系列的融和循环不需要人,完全由机器自我完善、迭代、发展,所以只要从数据第一天产生开始,它就在不断地优化。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融合确实令人振奋,这个世界真的变了。
自然语言处理是又一个迅速发展的技术。人之所以称为人,是因为有语言,但是理解人的语言文字是特别难的。但未来10年,这方面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举几个简单例子:首先来看制造业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,制造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。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制造业里面,机器人的比重在中国每1万人里面只有24个,所以机器人的发展是我们制造业智能化的重要一步。机器人不是自动化抓东西,是数据化和信息化。未来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会非常快,它的增加会形成一个完全崭新的企业。
其次是金融。金融业是又一个人工智能和5G能够迅速发挥作用的领域。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已经遍布银行业,从前台、产品到前中后台所有的部门,运用技术视觉、语音和声音感知、自然语言处理等规划语音生成、图像生成,金融业是把人工智能技术用得最完美、最好的行业之一。
再来看物流。以前物流主要是人的过程,现在机器和无人搬运机、机器人自动包装等都得到广泛应用。物流业是智能化最好的场景,因为它是垂直细分最好的领域,我们现在看到满街的快递小哥,如此方便地,把货物送到你的手里。但是人们可能不知道,我们现在看到所有的有快递小哥参与其中的业务只占物流业的7%。物流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,物流业占GDP的比重是15%,如果中国的物流业占比能达到12%这个世界平均水平,将会贡献3个百分点的GDP增长,这在未来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。
还有医疗。随着健康医疗系统的改革,我觉得会进一步有更多的人工智能企业进入医疗的运营和发展。医疗、教育和养老产业中,新一代的服务机器人正在出现,医疗机器人做手术已经很普遍。
最后是电商。中国电商的比重已在世界领先,而且应用技术也是领先的。我们能通过规模、场景和一些已有的技术突破,来推进整个智能经济发展。
我把已有的人工智能企业做了一张大的图谱,这个图谱分成应用层、技术层和基础层;涉及金融、安全、无人机、家用、医疗、消费服务等等。在这张图里面我们的应用是最丰富的:在技术层面,我们领先优势的是声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,我们正在走向自然语言处理,这也是未来的技术突破点。总的来看,我们正在朝一个新的人工智能和5G的科技时代发展。在技术领域,中国市场的特点是需求端好,因为体量大、数据好、场景丰富。“两条腿”走路是我们未来10年推动整个经济结构转型,推动整个经济走向高收入阶段的非常重要的驱动力。我们对未来10年充满信心,也希望各位成为看到未来,并引领未来的成功者。
(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亚洲博鳌论坛”)